【寄印传奇】纯爱版(1~4)
第(9/33)节
后来李姓逐渐外迁,严姓却多了起来,但孝李塘这个村名一直沿用下来。理
所当然地,某些不成文的族训也得以了保留,比如每逢乡人赴外求学或 仕途升迁,
到昭陵祭祖,祈愿帝灵蔽佑。显然在我看来,这块贫瘠土地上的那些先人们,顶
多让后世子孙求了个心安理得。至于出没出啥能人,就不得而知了。
出平海后,在毕加索上母亲说起这事儿,几经犹豫,我们还是杀往了烟霞镇。
漂流、野营、探索了,这些肯定赶不上趟儿,母亲说好久没去过大雁沟了,
于是我们先去大雁沟。大雁沟并不是沟,而是半截山坡子,昭陵九嵕之一。
九嵕山胜在地势险峻以及物种资源丰富,前两年刚被列为联合国物质文化遗
产。当然,这些山山水水也就说起来好听,其实没多大意思。走在那些年代久远
的 青石板路上,有炊烟从两边的木房子中飘出来,弥漫在长长的巷道里,带着世
间甜腻而真实的味道。而不管到了哪儿,母亲都有点夺人眼球。她白生生地俏立
于视野之内,宛若一朵悄然盛开的兰花。后来,母亲在那些巷道的 青石板路上玩
起了跳格子,手舞足蹈,轻盈而欢快。
还有那抹不经意泄出的灿烂笑容,刹那间足以让万物失色,这些都深深地刻
在了我脑海里,永生难忘。那是我见过的母亲最快乐的样子。也许每个旅行的人,
都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见证一个地方曾经留下的痕迹。我们会对着那些空旷峡谷、
辽阔草原、温柔的溪涧大声呼喊,然后对它们说bye bye。记得离开大雁沟时,
我们的声音一直在那里飘荡,回声持续了将近1分半钟。
光登顶就用了俩多钟头。中午买了两份鸡蛋面,泡上鸡块和母亲做的牛肉干,
就着薯条和 啤酒,怪异,却别有一番滋味。饭后我俩在坛口的凉亭里呆了一阵。
这前前后后横七竖八给母亲照了n多相,她坐石凳上拿着数码相机一翻就是
好半晌。后来,她指着其中的一张(单手抱柱,两腿岔开)说很早以前她在这儿
照过一张类似的。
「好早,七九年,那会儿这么矮。」母亲比划了一下。
「那么夸张,你说的是侏儒,畸形儿。」我笑了笑。
「跟你姥爷姥姥一块儿照的,他们就站这儿。」母亲说。
阳光充足,但山风凛冽,不时有人在我们身边转悠。当他们举起相机时,毫
无疑问会把我们作为背景囊括到他们的 记忆之中。
「你姥姥身体不好,姥爷背儿上来,气都没换一口。」
母亲叹了口气,又说:「今年都快七十了,也没坐过缆车。」
凉亭紧挨着峭壁,一眼望去郁郁葱葱,而那些裸露的岩石像是团团疮斑,异
常刺目。
「也就是去师大报到那会。」脆生生地。
远远能看到缆车,它们荡在空中,飘在淡薄的云海里,里面的人儿能否听到
风中的鸟叫?我吸了吸鼻子。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乃中国历代帝陵之最,
但我实在搞不懂「最」在哪。这里开发成旅游景区后,庄严肃穆早已不复存焉。
后来娘俩骑着马在山顶合影,拍摄者是马夫,背景是连绵的大山。远处乌云
压顶,那坨灰色的铅块粘在 画面右下角,这驴日的还在东蹿西跳地躲猫猫。
「平阳十八怪,东边下雨西边晒。」母亲说完,对我莞尔一笑,眼波流转间,
让我眼皮猛然直跳。人的表情就是这样的奇特,你根本无法描述。你讲不出那个
笑起来的嘴角弧度或眼神里暗藏的东西,比如霞光,晨雾,甚至一朵花。我徘徊
在这凄迷的景象之中,然后心里就涌出一朵花。
「帅哥靠近一点,美女抬头看这里。」马夫操着平普话,口齿不清。
「头靠近点。」马夫说。
「帅哥头往左,美女往右。」马夫说。
母亲那马儿真白,白的耀眼,散发出股神秘光泽。我挑得匹枣红色马,头大
颈短,体魄强健。
「这些都是蒙古过来的良驹」,马夫告诉我们。谁知道呢。我们毕竟没有草
原勇士与生俱来的「调马」天赋,只懂些简单驭马技巧,于是我就揪住了左侧缰
绳。马的嘴巴被缰绳拴住,你一扯,它铁定跟着动。它没法不动,要不然它的嘴
巴会痛(马儿好惨)。我挽住缰绳往母亲那边扯,马就靠了过去。
和母亲挨在一起后,鼻间游荡着一丝熟悉的清香,控制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下意识地,我转头看向母亲。
「嗳,」马夫说:「这样好,看着看着。
嗳,好好好,帅哥亲美女一下。」
「马夫真是深谙人意。」这么想时,神使鬼差地,我顺着他话就亲上去。我
的意思是——我只
第(9/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