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前传】(3-4)
第(7/11)节
天议事议到最后,都是这般场面。
咸丰有怒无处发,仰天长叹道:「尔等文武,平日里侃侃而谈,莫不嘲讽明
亡之际,士不用命,江山覆亡!今朝廷危难,尔们哭的哭,逃的逃,与明亡之际
又有何差?」
对着这些臣子,咸丰便是一肚子的火,既然商议不出个结果来,便早早地散
了朝,失魂落魄地朝着养心殿走去。他忽然发现,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大清的亡
国之君,从此背上骂名,遗臭万年。一想到这里,也禁不住地落下了眼泪。
在上朝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准备,若是再商议不出对策,便要学着前朝崇祯
的样,自缢于煤山。可现在,那种心气早已无影无踪,凭什么那些当臣子的可以
苟且偷安,他这个当天子的不能?或许大臣们说得没错,逃到热河,再图复辟,
也并非不可。
入了养心殿,刚在御书房里坐下,兰贵人叶赫那拉氏便端来了今年刚上贡的
西湖龙井。咸丰最是喜爱龙井茶的滋味,那沁人心脾的芬芳,抿上一口,足以让
他一整日唇齿留香。可是一想到如今江南战乱迭起,如今长毛已占据金陵,只怕
不久之后,江南的贡道也会断绝,不由地又是一阵长吁短叹。
叶赫那拉氏是去年刚刚进宫的,因为长得美艳乖巧,被册封为贵人。咸丰也
最是喜爱这个兰贵人,平日里御书房的端茶倒水,都让她服侍。
兰贵人道:「陛下,冬暖阁的公公来报,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已经在养心殿
前等候多时,陛下是见,还是不见?」
咸丰道:「让他进来吧!」
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他和两江总督陆建瀛一样,也是咸
丰的帝师。进了养心殿,颤颤巍巍地跪在皇帝面前,磕头拜道:「老臣参见陛下!」
「老师请起!快赐座!」咸丰很是尊重这位老师,忙令太监看座。
祁寯藻刚在锦团上坐定,便道:「万岁,金陵城破,总督陆大人和臣弟祁宿
藻一并殉国。向荣和琦善的江南、江北大营驻扎多日,亦无成效,不知陛下可以
良策退敌?」
咸丰摇摇头,表情 十分沮丧:「金陵丢便丢了,最可恨的是那长毛的劲旅,
居然打到北京城下来了!这可如何是好?」
祁寯藻道:「陛下,依老臣看来,粤匪的北伐,并非当真北伐!」
「哦?此话怎讲?」
祁寯藻道:「敢问陛下,若是长毛数十万大军挥师北上,京城可能守得住?」
「自然是守不住的!」咸丰摇着头道。心想这两万太平军已让他食不知味,
寝不安枕了,若是阖军北上,京师哪里能守得住?
祁寯藻道:「这就是了!长毛意在巩固江南,偏安金陵,此乃前明太祖一统
天下之法!」
咸丰道:「即便划江而治,朕之江南,便不再入大清版图了!」
祁寯藻笑道:「非也!陛下,今时 不同往日,明太祖能奠定江南,徐图中原,
乃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所致。如今长毛逆天而行,人心向背,必不能成事。臣弟
宿藻殉城之前,与老臣有过书信往来。其在心中称,长毛席卷东下,金陵必不能
守。因此暗中豢养死士,乔装为贼,混于长毛之中!前日,老臣已与死士首领张
继庚通了联系,此人已让东逆杨秀清赦免,在北逆的王府中教书。王师一至,此
人必为内应,收复金陵指日可待!」
咸丰依然愁眉不展,道:「老师说得在理,可是眼下的燃眉之急,乃是那两
万长毛北伐军已逼近天津城下,若无退敌之策,只怕朕等不到收复金陵之日,北
京便已被攻破了!」
祁寯藻道:「陛下可令札萨克多罗郡王僧格林沁和礼部侍郎胜保两位大人为
参赞大臣,督师拱卫京畿、直隶等地。纵长毛骁勇,却只有步卒,若在江南湖海
纵横之地交战,王师怕不能胜。一旦到了北地,地势一马平川,正是蒙古、八旗
骑兵的用武之地。料想这二位大人,定能旗开得胜,翦灭贼患!」
天京,西王府,瞻园。
洪宣娇靠在扇亭的枕头上午憩,当她睁开眼的时候,浑身出了一层微汗。
扇亭坐落在瞻园最北面的一座土坡上,因形如扇子而得名。整座亭子通体用
黄铜打造,很是壮丽。脚下的土坡被挖出一条甬道,因此铜亭下是中空的。只需
有人在亭子下生起火,暖意便会导入铜亭,一年四季, 温暖如春。
洪宣娇因为在攻克金陵的战役中斩杀了清妖总督陆建瀛,被她的天王兄立为
首功,将这座瞻园赐给她修建西王府,以安顿萧有和、萧有福两位幼王。洪宣娇
本想拒绝,但为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将来日子能好过些,这才接受了封赏。
从扇亭往
第(7/1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