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昆仑奴 (31257字)
第(14/15)节
割并且烧煮,她只能逐一分,逐一秒地细致体会所有的刻薄,狠毒,和残忍。当她被封闭进入岩石内部,沉没在一片寂静和黑暗深处,感受到裸体四周逐渐泛起火气,她的致密的空间逐渐地从回暖,燥热,变到烧灼和炙烫,在那个正在被缓慢煮熟的开始,她还可以再想到一次,她确实就是身处在一个毫无怜悯的世界之中。
怜悯那种事很遥远,是居住在安西内城的将军们所要考虑的事。他们戎马经年,出生入死,对于生命和死亡都拥有更加深入的把握。相对于筹谋,运作,火烧连营和坑杀降卒的奇术与正道,单独的女人个体可能感受到的疼痛从来不是兵棋推演中需要设置的变量。孟姜只是在城墙里才留下了她自己,如果她是被长驱直入的匈奴们掳掠奸淫,客死异乡的话,她就只是一个族群征服史中很乏味的模糊数字了。如果安西的历史需要一座铭刻敌人的铸铁,将军就会给它留下这样一座铸铁。而他的敌人都将被刀剑割裂,流淌出鲜血。就是这样。
奴隶女人的整上半个身体在刀剑的割裂中,只是滞重迟缓地渗透出一些黑血。王二等到这些流溢的浆汁渐渐增加到影响工作的时候,帮助用棉布擦干它们。女人所有那些仍然凝聚成型的肌肉团块,在交替的切割和擦拭中渐渐分裂疏离,剔出到体表之外,仅仅依靠着一点黑皮或者是青筋粘连在身体周边。王二现在已经不太能够确定,他给她喂进去的流水最终会聚集到一个什么地方。但是也许她的胃还存在,也许人类光是凭着胃部,还是能够吸收进去一些水分,一些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吧。
直到最后即将为女人的上身合拢模具以前,工人们才开始处理她的颈手木枷。虽然应该是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但是他们在放松她的脖颈和手腕之前,仍然使用铁锤,钉子,还有一个木墩的协助,钉穿了热迦两支手臂的肘部关节。理论上那是为了防止她反抗。这一回使用的钉子相当细小,它们的长度并不足够从反面穿出到体外。这样在即将发生的人铁置换中也就不会遗留下痕迹。另一方面,铸铁器具的外型反正还需要经过更多的打磨和抛光,总会有办法可以消除掉这些细部瑕疵的。
女人从木板夹持中解脱了出来的手腕仍然戴有铁铐。这东西以后再也没有被解开。戴铐的手臂会是一个封闭的圆环,热迦的身体被人握持住两边腋下从地面上提高起来,顺便就把她紧密相连的双手从腰部以下绕到了背后。等到热迦重新被放回中场的铁栅铺板上去合模制范,她已经保持着一个在身后上好了背铐的妇女奴隶的形制。对于一个第一次遭到腰斩的女人,这甚至会变成一项制造即时困惑的智力谜题。很显然,对于所有身处正常的世界,并且拥有正常身体的人们,这真的是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解决办法。
为固定住背负于身后的手腕另外使用了钩具。因为泥浆流动的关系,固定手腕的位置和限制膝盖的理由相同。女人接近横断截面的皮肤已经基本上干结坏死,往那上面打洞穿环倒可以不算是太过分的残忍,其实女人这一处部位也感受不到多少痛苦。简单的用刀尖往女人脊椎骨头的两侧刺穿小孔,用铁钩从背部插入女人腹腔,钩子环绕过脊椎从另外一面的洞中穿出。这里被用来当作手铐的支点,手铐和铁钩的把柄捆扎到了一起。
器物齐备。诸事遂心。按照预先筹划,烧炼女人上体是使用竖立的外范。已经固实的两座陶土立方,从腰际起算,高度略略超过受铸人体的头顶。陶模内部刻划出大概的人形。一置于前,一阻于后,相向对进合龙。并体以后的土范还是要靠铁链捆扎收束。再往后当然就是从顶端留出的孔洞中灌注大秦泥浆,填满人肉和陶器之间的柔软空隙了。
在前置的半片范器之内,凹陷入土的人形胸部为热迦定制了两口宽敞深入的空穴,用以收纳她的乳房。为了确定乳房的耸立形状,空洞正中安装两根长至四寸的铁尖,铁尖中端铸成倒刺。人形上方包容女人脸面的地方略浅,椭圆,很像是一个翻转过来的面具内壳。面具以内正对人眼的一对尖刺高只是寸半,大概可以正好楔入眼窝,但是不会触及靠后的大脑。事先已经用软木填堵住女人的鼻孔,迫使她只能张嘴呼吸,而面具的口唇部位也就理所当然地留有一个贯通向外的洞口。
不管是因为热迦的体力已经流失大半,还是因为黑种女人的惊人忍耐。当她坐落在铁架上的身体被推搡着装进陶型的时候,在边上帮手的王二并没有听到她发出的喊叫,又或者是王二的神经过分紧张亢奋而没有注意到的。但是他确实看到女人深黑色的背脊上在一瞬间滚滚的迸发出来,已经是像酱汤一样粘腻的汗水。那时候女人的脖颈被人往后拉扯着,她的脸面上仰,因此她当时还是有眼睛的。工人们先是要把她酥软的胸脯与那两处钟形的洞穴紧密契合到一起。铁尖是定制好了要从她的乳头上贯注进入,这一点毫无疑问。热迦先是被强力重压到底,再往后稍微拖拽回来。这一个顿挫的目的,却是为了让滞留在乳中的倒刺生效。女人身体的后退,等同于倒钩提拉乳肉拖前。她的两只乳房都会始终保持在一种前突,伸展,挺直和耸翘的紧张状态。
现在再向他们的烧土面具中按进去女人的头。王二这一次转脸向外,没有看到她在眼球被刺穿时做出的挣扎。无论如何,女人的疼痛肯定不会停止在这一个瞬间。后半块陶模朝向她的背脊贴近上去,陶土
第(14/1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