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几个女人的往事回忆录】(10)
第(5/9)节
的字里行间中看出来了一些事情,那么我现在简单的和大家说说。)我朋友圈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和我从小在一起玩耍长大的,毕竟都是前后左右的邻居,相互之间比较了解。
这些年虽然离开了当年的平房家属区,我们关系没有断过,一直保持着联系。
那个时候可真好啊,家家户户都住着平房,也没有所谓的贫富差距和家属楼的概念,每家的平房面积和生活条件都差不多,居住的就是那种连嵴房(在东北生活过的人应该能懂得),一趟一趟的成片的那种。
这种住房都是各个单位分配给职工福利住房。
(那个年代,无论是工人还是机关干部,国家都会分配给一套福利住房的,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就有房子住,不过产权是国家的。
后来政策有了变化,家家户户交了一点点钱就都成为自己的产权。
可现在呢,国家福利集资建房的政策也取消了。
想要改善居住条件,必须自己花钱购买。)我家住的那一片,前后左右的邻居都住着政府机关干部家庭。
所以,我们的朋友圈基础来源于我的生存环境。
进入九零年代,东北边远的小县城也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下,也有了一些变化。
虽然不能和南方相比,但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招实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国家飞速的发展。
政府机关干部是最早住进楼房的一批人,那个年代由于政策的缘故,各个部门也开始兴建了各自的家属楼,就这样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分开了,虽然分开了,但这么多年我们的感情依然没有变。
给我内部消息的人,是和我关系最好也走的最近的一位好哥们。
此人名字张彬,比我小两岁,在家里排行老三,他还有两个姐姐。
也许是物以类聚吧,还是那句老话,什么人找什么人吧。
从小我们就喜欢单独在一起玩,所以我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处的特别深。
对于张彬的父亲,我太熟悉不过了,他父亲是看着我们一起长大的,因为我从小就比较懂事,也不是“惹事生非”
的孩子,所以他父亲非常喜欢我。
只允许他家孩子和我在一起玩,我出入他们家也很随便,不像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很少能进得了他们家的门。
因为前后院和孩子的原因,我们两家关系也走也很近。
在我朋友圈中,张斌和我的关系最铁。
这小子非常优秀,上学的时候学习就好。
当时我已经回到小县城就业上班了,可人家硕士毕业了还要出国继续深造。
老三这个人的人品那真是没的说,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为人非常讲究,正直、正派(很有他爸的作风,有什么爹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儿子吧)。
由于张彬的父亲与我的父亲同龄,但是生日没有我父亲的大,所以从小我就管他叫张叔。
我们离开家属平房区前,张叔叔还不是县里的领导干部,我记得好像是在县财政局的中层领导。
张叔叔给我的印象就是“一身正气”
的这么一个人,还是那句老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歪”
啊。
这些年,让我感受颇深的就是他们家的经济条件。
按理说,一个从重要部门一路提拔到县委常委的副县长,家里的条件应该差不到哪去,可我看到的真实情况却和外人想象的恰恰相反,甚至这个家庭清贫程度让我觉得很寒酸。
前年张叔也在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在他在任县委常委的十来年里,他为老百姓干了很多实事,就因为张叔这人为人正派、清正廉明,在工作中也没少得罪人,说白了,挡了不少人的财路。
所以关于他负面的新闻也是有的,张叔也曾接受过组织上的调查,最终组织上给出中肯的结论,事实是那些举报他材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不属实,有些更是“胡编滥造”
凭空捏造出来的。
老爷子这一辈子,最骄傲的就当属自己的三个儿女。
他家三个孩子都非常优秀也很争气,给老张家长了不少的脸。
说起他们家的孩子,我先说说老大,张老大名字角张丽,比我大三岁,毕业于上海某财经学院,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工作,后来和她的大学同学结了婚。
老大结婚的时候,我去参加了,他老公祖籍是江苏人,给我的第一印象,人很精神,尤其是那双犀利的眼睛,带着眼镜给人一种“文质彬彬”
的感觉,自身就带着一种大城市人不凡的气质。
据老三和我讲,他大姐夫家是做经贸生意的,财力上很有实力,家族底蕴比较深厚,也算是改革开放最早发家的一批人。
张丽的性格“温文尔雅”,特别有女人味,外表靓丽不说,尤其是那双会说话的丹凤眼,在配上白皙皮肤和黑色飘飘长发,绝对是女神级别的人物,也算是我青春朦动期的梦中情人。
当初年少,没少在被窝里以她为性幻想的对象,撸了不知多少回,现在想想有些龋齿和龌蹉。
我也曾梦想着有一天娶她为妻,可想法和现实差距很大。
第(5/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