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尽头】8
第(11/12)节
…何等庞大的野心啊……
“那帮俄国人呢?他们肯定是被人算计了,如果不出意外不是被杀光就是被俘虏了。我们只能祈祷他们是被俘虏了,现在要赶紧找到他们,这是唯的机会了。”凤舞喃喃地说道,富二代看见凤舞的脸色都变了,心里也是发慌。
“你不是说能联系上高山吗,赶紧想办法啊。”……
(传说中的分隔线)
亚丁湾,中国海军525号导弹护卫舰四千二百吨的钢铁巨躯犁开层层的海浪,航行在预定的航道上。这是中国海军固定的护航航线,在它的身后,有三艘数万吨级的货轮接受着中国海军的护航。
这是人民海军历史上第次在远洋部署自己的武装力量。
舰长陈志伟上校站在驾驶台前,透过舷窗看着望无际的大海和远处隐约可见的非洲海岸线,作为个服役20年的老水手,他已经见惯了大海的风浪。而且能够指挥中国最先进的护卫舰,能够参与这样的任务,他刚毅的面庞上面,更带着种兴奋。
他明白自己的任务,中国海军在非洲红海亚丁湾海域的部署并非单纯为了反海盗,而是作为个大国更加自信的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肌肉。同时,还要执行些秘密的任务,比如,现在自己船上的那位高山同志。
他不清楚这位老兄的来头,纪律不允许他瞎打听。但是不能阻止他猜想。
神神秘秘的,是情报部的人吗?国安的?还是总参二部的?还是海军对外联络部的?不知道,但是海军是海军,情报部是情报部,井水不犯河水。情报部的人没权利调动海军,海军也没义务听从情报部的指挥,海军有海军的任务。最多是服从上级命令,配合下这些人的工作。
不过陈志伟对于情报部的人还是挺佩服的,能在万里之外的非洲闯荡,本身就值得敬重。自己好歹还有个海军的名分,万出了事可能还能追认个烈士。而这些人的身份是见不得光的,旦出事可能尸体都运不回故土,什麽也追认不上。
就是这样,这些人依旧无怨无悔的冲锋在前线,充当着中国在非洲扩大影响力的尖兵角色。陈志伟不是不通世故的人,他以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国内不管是网络还是媒体都不可能报道这样的事,但是他知道这些海外情报人员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随时随地都可能丧命,点也不夸张,96年台海危机的时候他就见过。
这个高山能够直接上军舰,司令员从国内打过来电话要求自己尽量配合对方的工作,这就足以说明此人的分量了。
难道非洲出什麽事了吗?万真出了什麽事,是不是有需要用到我的军舰的地方?
陈志伟感到皮肤下的血液阵阵的发热,干海军干了二十多年,也许这回真的有了用武之地了,自己军舰上的大炮真的要见见血了。
“你不相信我的判断吗?”
舰内某舱室中,高山正在和国内通话,屏幕上个比他年纪大些的男人,相貌普通带着个眼睛,乍看像个学校教师。高山的语气依旧平和冷静,但是仔细看的话,能看出他眼中的急切之色。
“高山,这是部党委的决定。”
“事情还没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我们仍有反败为胜的希望。就这麽撤出去,咱们这麽些年在东非的经营,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不就白费了吗?”
“党委认为太冒险了,成功的几率太低,如果失败,更多的国家利益将会受到损失。我国的国际声誉将会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失。趁现在损失还勉强能接受,赶紧从这里面抽身。”
“但是现在损失的样也是国家利益。我们花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才把美国人从非洲排挤出去,难道现在眼睁睁看着他们大摇大摆的回来?”
“部党委分析认为e国的政局短期内内很可能会发生动荡,他们认为美国人的企图已经无法阻止,目前最要紧的是尽量减少可能的损失。高山,我再强调遍,这是部党委的决定,不用我提醒你咱们的纪律吧,命令下了就得服从。”
“那你呢,你的态度呢?江湖同志。”
“我对此……持保留意见。但是我也不看好你的想法。”
“你不认为我能成功?我相信我部下的能力,他们有能力阻止最坏的情况发生。”
“你真的认为就凭你手下那几个人,孤立无援单枪匹马就能阻止敌人的计划。我们的对手为此策划了肯定很长时间了,也准备了很长时间了。”
“他们接受训练的目的就是为此。而且对方的计划还有最后个关键点没有抓住,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你是说e国的总统?”
“对,只要他没事,最终还不定谁笑到最后,而且这也在外交上能给我们争取有利的缓冲余地。其实我们可以事先警告他的。”
“前提条件是有确凿的证据,否则有人就要下课了。而且,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事,外交部也决定不了,这种事情弄不好就会损害两国关系,关系太重大了,得咱们党的号首长同志才有权利拍板。”
“等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所以现在才不能撤,等咱们撤出去,将来再想回来就得付出现在百倍千倍的努力。”
“我无权更改部党委做出的决定。”
“好吧,我服从部党委的决定,但是我不
第(11/1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