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的路彷徨:枕边的陌生人(同人)05
第(6/16)节
。每当卡门龙折磨卡罗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异常兴奋。卡门龙还想出了千奇百怪的主意来实施自己的虐待欲,包括在地下杂志上剪下一份据称是出售灵魂的契约,强迫卡罗签下。他还在卡罗的阴唇上穿了一个洞,说这是他们的“结婚戒指”,并说希望有一天可以和她生孩子。当确定卡罗不会试图逃跑时,卡门龙决定要和卡罗结婚。自此,卡罗有了更多的自由,她可以每天去洗澡、干家务活,甚至允许她出外慢跑,而卡罗每次总是会回来。
一些邻居也开始看到了卡罗,他们都以为她是这家的保姆。”
“1980年,卡罗甚至可以到外面打工。实际上已被绑架了三年的卡罗这时有许多机会可以逃跑,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卡罗被囚禁了7年,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突然良心发现,加上嫉妒卡罗的“得宠”,帮助她逃离了这个地狱。
难以置信的是,卡罗在回到自己的家以后,还一直打电话给卡门龙,他哭着企求她回来,而卡罗向他保证决不起诉他,甚至声称爱卡门龙。直到卡门龙的妻子珍尼斯离开了卡门龙,找到了一个心理医生,他们聊了将近2个小时,珍尼斯把故事全部说了出来,心理医生报了警。”
“84年11月,卡门龙被正式逮捕。在法庭上,主控官描述了卡门龙最喜爱的一部电影,片中讲述了一个虐待狂绑架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并把她变成一个顺从的性奴。这个女孩最终变得忠心耿耿,甚至为她的“主人”牺牲了生命。主控官试图以这种戏剧化的形象,向陪审团证明卡门龙如何深受这部电影的影响,而卡罗也和片中的女孩一样,被卡门龙完完全全洗了脑而丧失了个人的意志。此外,压在卡罗身上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和枷锁,因为害怕报复,所以她一直不敢逃走。”
当焦老师在讲述卡罗的遭遇时,杨隽一直在发抖,我从椅子上站起来,坐在了杨隽的床边。一只手仍与杨隽十指相扣,另一只手紧紧抱住杨隽,杨隽蜷缩在我的怀里。
听到卡罗被阴唇上打洞,被关在狗笼的时候,杨隽开始颤抖。我用脸颊抵在她的头发上,一手抚摸着她的背脊,在她耳边说:“没事没事,我在我在”
她空着另一只手,紧紧拉住我的衣服。靠着我更紧了些。
焦老师继续说道:“据心理学者的研究,情感上会依赖他人且容易受感动的人,若遇到类似的状况,很容易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通常有几个特征”
“一是人必须有真正感到加害者威胁到自己的存活。”
“二是最关键的在遭挟持过程中,人质必须体认出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举动。”
“三是除了加害者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讯息。”
“四是人必须相信,要脱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会经历四大历程”
“一是恐惧。因为突如其来的胁迫与威吓导致现况改变”。
“二是害怕。垄罩在不安的环境中,身心皆受威胁。”
“三是同情。和挟持者长期相处体认到对方不得已行为,且并未受到『直接』伤害”。
“四是帮助。给予挟持者无形帮助如配合,不逃脱,安抚等;或有形帮助如协助逃脱,向法官说情,一起逃亡等。甚至站在一起作恶”
“而随着研究发现,减轻以上几个条件的力度,仍然可以在人之间形成一些轻重不一的斯德哥尔摩效应,被伤害人依然会经历程度不一的四大历程,最后形成程度不同的对加害人的异常情结。”
“有熟悉心理知识的人,会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利用这些斯德哥尔摩效应,用在好的方面,可以拍出像肖申克救赎这样的电影,团结工作团队之类。用途说不上好坏的,会拿鸡汤灌的小年轻拼命的加班,会在恋爱中耍点恋爱计谋。用在不好的地方,那就是诱骗妇女、欺骗感情。或是玩s调教之类的东西”
“而要治疗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最好的方法就是看心理医生,做正规心理治疗的。哪怕有轻微的斯德哥尔摩效应,也需要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矫正。”
“治疗斯德哥尔摩首先要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发展受害者的个人潜能。帮助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态,不轻易屈服于现实。了解加害人的软肋伺机发起自卫性反击。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恶的制度。”
“而其中关键就是帮助受害者认识自己,就要是让被害人真正了解,她与加害人形成的那种异常情感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只有看清了这种异常情感,才能去面对,去正视,去战胜。”
“小石,你坐回你的位置。下面的问题要杨隽自己回答。”
我听从焦老师的指挥,在坐回我的座位前,我捏了一下杨隽柔软的手,表示我的支持。
“所以,杨隽,刚才在催眠中,鼓励你去战胜面对这些加在你身上的锁链。
现在你敢面对了吗?你回答我能还是不能”焦老师直视着杨隽眼睛。
“能。”杨隽很微弱的回答,但是却没有逃避焦老师的问题。
焦老师点了点头:“很好,那么我们再来梳理一下,你的感情经历。可能我不说,你都发现了,之前你告诉过我,
第(6/16)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