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明末之征服】1-5
第(5/17)节
不是王克非不愿意玩儿上一会儿,实在是没有心情。大军压境,兵临城下,按照历史的轨迹,明日就轮到他上吊了,一想到这些,他不禁感到自己脖子凉飕
飕的,连菊花都隐隐作痛。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是默默忍受命运之矢石,还是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除净尽?
毫无疑问,傻子也会选择后者,没人跟生命有仇,想要活命,必须得好好的动动脑子。
王克非试着从床榻上坐起。
一名身着蟒袍,白面无须的老太监赶紧颠颠的小跑着进来,看模样他四五十岁,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皇爷,您醒了,老奴这就叫人伺候您更衣!」
说罢,老太监朝外面招呼了一声,两个容貌秀丽的宫女踱着碎步走了进来,来到近前翩翩施礼:「奴婢伺候皇爷穿衣!」
古代的衣衫穿起来比较繁琐,尤其这龙袍,龙冠,不得不说小宫女们心灵手巧,几分钟后就给自己穿戴整齐。
王克非心想:眼前这个太监,应该就是王承恩了吧,司礼监秉笔太监,历史上唯一一个陪同崇祯上吊的人。
「那个......王承恩。」,他试着叫了一声。
老太监一愣,「老奴在,皇爷有何吩咐?」
看这老太监的反应,崇祯皇帝应该不是这样称呼他的。
「朕饿了,给朕点吃的。」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让人去御膳房准备点儿上好的燕窝粥。」老太监看着皇帝的身体确实无恙了,满脸欣喜的回应道。
不多时,用翡翠的碗盛着一小碗燕窝粥就送到。
小宫女一手端着粥,一手拿着匙子,用嘴巴吹了吹着粥上的热气,便往王克非嘴上喂去。
「朕自己来,没事了,都回了吧。让朕静静。」
王克非还是带着后世的思维,对于吃喝拉撒都有人服侍,略略有点不习惯。
「那个...,大伴儿,3月18了,闯贼该围城了,那杜勋还在吗?」他边吃,边试着用崇祯的口气问道。
「回皇爷,昨日众臣吵作一团,您始终拿不定主意,加之又在朝堂上昏过去了,那杜勋等候不着就回去了。」王承恩伺候着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原来,历史上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打到彰义门外,派人向城上喊话,赶快投降吧,不投降就攻城。他派进北京城谈判的人便是杜勋,杜勋之前是明廷的尚膳
监掌印太监,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
李自成的条件是:割让西北一带给李自成,分国而王。而且大顺军这一路子上耗费巨大,得让皇帝出点血,给犒师银百万两。作为回报,大顺军可为朝廷内
遏群寇,外抵辽藩。除此之外,为了安全着想,李自成这个王爷就不用来北京朝觐崇祯了。
这样的条件,当然很苛刻,但相比直接灭国,怎么看都更划算一些。
崇祯也觉得这个条件可以商量,但是,他又觉得堂堂天子接受一个农民的如是条件,极没有面子。所以,他不好意思说「成交」。
沉默片刻,他将球踢给了站在旁边的大学士魏藻德,询问他的意思,希望能得到当朝首辅的同意,自己也好顺坡下驴。
魏藻德听了崇祯的问话,马上跪下,一言不发,顿首而已。
当然,魏藻德之所以不给崇祯背黑锅,是他怕,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皇帝生性多疑善变,刻薄寡恩。在这种时刻,背上如此丧权辱国的黑锅,将来永世不得翻身,轻者丢官弃爵,重则秋后算账,身首异处。
崇祯皇帝迟迟等不来想要的结果,顿时气得掀翻龙椅,血压升高,晕了过去。谁料,一不小心被着急出手牛头马面李代桃僵。
对于这段历史,王克非还是知道的。
只是现在杜勋走了,相当于与李自成的谈判破裂了。夜间,闯贼将攻入北京,19日凌晨,李自成就将进入紫禁城。
然后,就轮到自己杀妻女上吊了。
唉!这世界,我来了,又要走了吗?多么美丽的皇后,还有贵妃,我连手都没捞着摸一下,就要去上吊自杀,这他么也太慾屈了。再轮回到阴间,牛头马面还会认账不?这小子们都不讲武德,临走还得踹我一脚。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动起来,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的机会,也要搏上一搏。此刻王克非也没有了别的想法,先考虑着如何保命吧。
他急忙放下燕窝粥,回顾了一下历史,闭上眼睛,静静地思索起来。
王克非十分清楚,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的走向,那么作为流寇,李自成真的想灭了大明王朝吗?
答案未必。
他老李曾经说过一句话,「陕,吾之故乡也。富贵必归故乡,即十燕京未足易一西安。」那意思是:还是老家好,十座北京城也赶不上一个西安。这跟楚霸王项羽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同出一辙。
可见,他的理想也就是风风光光、出人头地,其心里还并没有非要改朝换代的的坚决意愿。当然,后来之所以灭了明朝,也是一步步迫不得已的结果。
在李自成的心中,崇祯
第(5/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