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小子升仙记】-第三、四章 (剧情、武侠、伦理、修仙)
第(5/11)节
大夏国合作,如此可保命又可享尽荣华富贵,加官进爵定不在话下。」
胡人向来短于智谋,赫连海处境艰难,稍微被鼓动,便动心了,何况大西国、
大夏国互相投靠对方的将军都不在少数,这方面早有先例。赫连海一想到自己的
身家性命,决定反了,于是双方商定,第二天赫连海攻城时以击鼓为信号,与陆
川出城的部队集结,双方共同攻击索图的部队。
苏浩成功说服赫连海归降,功劳可谓三寸不烂之舌,陆川不仅褒奖了他,还
将其也纳入了亲信行列。是日,陆川进行了战前动员,先是谎称鲜于荣也来攻城
了,告诫将士若城池被攻陷,大家都得死。接着是又放出消息说韦邵先的援军已
经领兵渡河,只要将士敢于出击与之前后夹击,就能取胜。陆川勉励将士成败在
此一举,只有冲垮对面之敌,才有生路。
到了约定的时间,赫连海领兵在前,索图排阵在后,前军假意攻城,待到护
城河边时却临阵倒戈。只听鼓声忽起,赫连海快速调转马头,陆川闻声也亲自登
城擂鼓,白城将士倾巢而出,和赫连海一块合兵一处,反身杀向索图。
事发突然,大西军谁也没想到赫连海会反叛,处在前面的步兵率先失了方寸,
来不及应对,开始乱成一团。索图见状为了维持军心,不得不来回奔走组织,这
才勉强维持住阵型抵抗,谁知陆川又出一计,他让己方人员穿上大西军的战袍冲
入敌阵,在赫连海后方大喊,「大西军败了,大西军败了。」索图的阵型本就较
长,处在后方的部队难以指挥,一听说前方败了,争相后撤逃跑。
所谓兵败如山倒,联军趁势掩杀,一直追击到白河,索图部队沿途死伤无数。
对岸有韦邵先的部队虎视眈眈,索图渡河无路,做困兽犹斗,可惜势单力薄,尽
皆被斩于马下。围城之敌被拔除,陆川与韦邵先的部队连成一片。消息传到后方,
三军大振。沐子阳趁此军威也率主力和曹葵合兵一处,向鲜于荣发起进攻。后方
粮道被断,鲜于荣大军补给不足,加之索图阵亡,他的士卒军心不稳,只得退兵
暂避锋芒。
第四章:多情 郡主
大西军连夜后撤七十里,已经退到了己方边界,在板泉扎营列阵。大夏军占
据白城,陆川与前来的大本营部队重新合为一处,双方前锋在板泉形成新的对峙。
沐子阳一进城里,便盛赞了陆川的功绩,从此将其视为心腹。萧业怎么也没想到
陆川带兵的水平如此出众,也对这个昔日老友刮目相看。而前面被陆川提拔的小
将云中子、管豹等人,也都得到了小王爷沐子阳的正式认可。沐子阳还接见了降
将赫连海,赞许其弃暗投明的义举,并表示一定会上奏朝廷对其进行加官进爵。
现在双方的形势是七万对五万,虽然大夏国人数占优,但敌方骑兵优势仍在。
沐子阳力排众议,重新分拨了一万精兵给陆川,让他亲率兵马到城外山脚下驻扎,
而本部大军则驻扎在白城里,两边形成首尾呼应之势。
陆川的学习能力特别强,出了城之后,他在军营中亲自督造瞭望塔、木栅还
有拒马,为了防止大西军骑兵突袭,他还命人在营寨周围挖掘壕沟,为了躲避箭
矢的杀伤,还在军营外建羊马墙。这样将整个军营彻彻底底变成一个小型城池,
并以此让敌军没有可乘之机。
当两军对峙之势形成后,双方就展开了前哨小股兵力接触战、营垒攻防战、
粮道袭扰战等等。鲜于荣的大军阵脚站稳之后,士卒五万余众,连营十里,其之
装备精良、甲坚兵利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其间,陆川数次出兵与之正面交战,
都占不到明显便宜。陆川深知这是块硬骨头,便扼守要道,筑起了防线,主力坚
壁不出。反观鲜于荣也是两头吃瘪,他若攻城,陆川就会骚扰他,他若攻击陆川,
就得防备城中对他的突袭。
数天之后,朝廷的召令来了,皇帝对有功之人依次论功行赏,尤其是对降将
赫连海的封赏,加封其为西平郡公,赏赐相当之高。可见为了拉拢人心,对更多
的敌国将领形成示范效应,古代格外封赏是通用的做法。于是在战役关键之时,
掌握着军中机密的赫连海,把大西国前方的屯粮重地位置出卖给了大夏军。赫连
海来投时,大西军的粮草屯聚在上庸,这个消息让整个大本营意识到,一击制胜
良机已到。大喜之下,沐子阳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偷袭之事。
会上有人提议派精锐骑兵袭击上庸,但是若白天行军,不利于影藏意图不说,
且鲜于荣手里骑兵更多,一旦被他的斥候发现,恐没达到上庸就被半路阻截了。
于是众人渐渐的倾向于夜
第(5/11)节